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!北网与宁波利德联手,产教融合迎来新动作

1015日,北京网络职业学院(简称北网)与宁波利德智能产业人才研究院(简称宁波利德)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规划与发展展开专项交流。北网院长曹景昭、副院长张夏萌、郭秋生、李薇,宁波利德院长仲崇峰、执行院长刘冬青带队参会,鲁迅文化基金会副会长刘兵兵受邀出席。各方参会领导围绕办学特色、产业需求、合作路径深入讨论,明确未来合作方向: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,通过基地共建、专业共建、课程共建等模式联合培养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。


产教融合专项交流会



北网硬实力

高就业率+优服务,为合作筑牢基础


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教育方,北网的办学优势在会议中获重点认可,多项特色与数据凸显职业教育竞争力:办学定位清晰,就业表现亮眼:2015年进入职业教育赛道,面向高考毕业生招生,目前在校生约2000人;聚焦网络安全、软件工程、数字影视三大核心方向,2025年实现招生100%增长。

资源投入扎实,师生服务贴心:师资团队以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主,近百名全职教师支撑教学核心;学工团队提供24小时全维度服务,覆盖学生生活管理、家长沟通、心理引导,被学生称为超越父母的陪伴者。硬件场景完善,特色培养多元:拥有300亩独立校园,包含3栋教学楼、1个食堂、优化后的4人和6人间宿舍楼、含健身房与球类场地的体育馆,还有网络安全红蓝对抗专业实训教室;开设足球、篮球等体育课程,学生可参与冬奥会、残奥会重点部位保护等社会实践。

 

宁波利德优势

政府背书+闭环体系,衔接产业与教育


作为衔接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,宁波利德的资源与模式成为合作关键支撑:

背景硬核,定位明确:宁波利德是宁波(北仑)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运营机构之一,核心定位是衔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,已形成完整闭环——先调研合作企业岗位缺口与技能要求,再按标准设计培养方案,通过内部平台匹配学生与岗位,最终定向输送至企业上岗。

培养特色鲜明,成效显著:真实训环境——配备真实工业级设备,采用汽车零部件加工、设备故障排查等产业级案例教学;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驻点任教,实训考核标准与企业上岗标准一致;四高人才标准——以高学历、高素质、高技能、高薪酬为目标,3个月集中实训可让学生技能达到企业1年工龄工程师水平,高技能人才月薪可超万元;

成果丰硕,资源全面:已与全国15所职业院校共建智能制造培训学院,累计向宁波及周边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700余人,80%以上进入合作企业技术岗;


嘉宾/建言

找准核心,让产教融合落地见效


交流中,参会嘉宾从不同维度为合作提出建议,聚焦关键问题。


北网副院长郭秋生表示,十分赞同宁波利德产业需求导向的培养理念,强调北网需始终以学生就业为核心,联合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标准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

鲁迅文化基金会副会长刘兵兵表示,建议引入外部资源赋能,进一步丰富北网校园文化;同时提出合作逻辑优化方向,通过共建基地、引进企业设备提高效能。产业融合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,正深刻改变着各行业的面貌。这一概念指的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间相互渗透、相互交叉,最终融合为一体的动态过程。


合作/方向

短期赋能与长期共建并行


会议围绕产教融合明确两类合作方向,既注重短期实效赋能,也着眼长期体系共建。轻量模式聚焦精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快速提升,通过引入权威技能认证、开展专项短期培训,依托双方资源优势搭建快速成长通道,助力学生对接优质岗位;重量模式则以构建产教融合深度合作样板为核心,从实训基地建设、特色产业学院组建,到专业布局优化、课程体系共建,全方位整合教育教学与产业实践资源,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,打造可持续的产教协同发展体系。


结语

以合作破局,让毕业即上岗成常态


此次北网与宁波利德的合作,并非简单资源叠加,而是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深度探索。北网有优质教学服务与学生基础,宁波利德有产业资源与闭环体系,双方联手既能深化校企合作、推动专业动态调整,也能为宁波利德拓展人才培养版图。未来,随着各项合作落地,期待更多北网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掌握硬核技能,实现毕业即上岗、上岗即高薪,为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鲜血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