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网站、位置和人员

7月23日上午10时,我校展厅内座无虚席,一场以“AI 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”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在此隆重举行。本次培训特邀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吴文汇总监主讲,深度解读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,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想盛宴。
AI赋能教育改革新路径
培训伊始,吴总监便引领着全体参会教师对“如何将AI赋能到教学”进行思考,并以平台实际课程为案例,展示课程建设成果。作为国内在线教育的标杆平台,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自2013年成立以来,已构建起覆盖192个国家和地区、1.5亿注册学习者的全球第二大慕课平台,并在AI 课程建设中形成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培训过程钟,吴总监重点围绕“如何建设一门AI课程”,解读了AI课程建设的“五个一”核心标准:
01一套知识库:
整合课程资源、文献与案例,构建跨学科知识底座;
02一张知识图谱:
可视化梳理知识点关联,支撑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;
03一款数字人:
提供多语言教学、情景模拟等沉浸式学习体验;
04一个 AI 工具箱:
涵盖智能出题、论文润色、代码调试等教学辅助功能;
05一套智能体:
如 “语法通关助手”“冷源智探精灵” 等,实现分学科精准辅导。
“以清华大学《电路原理》课程为例,通过知识图谱关联核心公式与实验案例,智能学伴可实时解答学生疑问,教师则借助 AI 备课工具一键生成课堂小测题,教学效率提升近 40%。” 吴总监以具体案例说明,AI 技术正让 “以学生为中心” 的个性化教育从理念走向更深的现实。
同时,针对”AI如何应用于教学全过程,助力提升教学实施“展示了AI 在教学全场景的深度应用。在课前环节,教师可通过 AI 工具快速设计教学大纲、生成案例与讨论题,并一键插入PPT;课中,“AI 讲伴”能实时记录授课内容、生成智能字幕,学生点击“不懂”即可获取针对性讲解;课后,系统自动归纳知识要点,智能学伴则根据学生薄弱环节推荐拓展资料,实现“课堂内容巩固 - 个性化答疑 - 兴趣点拓展”的无缝衔接。
培训最后,学堂在线AI课程建设负责人范秋菊老师从“为什么要建设AI课程”“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称为AI课程”“建设一门AI课程教师需要做哪些工作”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和交流。范老师指出,当前教育部正大力推动“人工智能 + 高等教育”发展,明确提出建设 “五个一批” 目标(一批未来学习中心、一批产学合作创新实验室等),并探索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。这一政策导向与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需求、学生对智能时代技能培养的诉求形成共振,让 AI 成为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核心动力。
本次培训为我校推进 AI 课程建设提供了清晰路径,参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结合专业特色,探索 AI 与教学的深度融合,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改革迈向新台阶。
最新资讯
清华大学学堂专家莅临我校,解读 AI 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
2025-07-25
当讲台遇见岗位:北京网络职业学院与软通动力的暑期“双向奔赴”
2025-07-24
2025-07-24
2025-07-24
2025-07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