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网站、位置和人员
当教学遇上“新挑战”:我们如何而变?
五年一贯制教育模式下的学生,兼具中职的活泼与升学的期待,但也面临着基础相对薄弱、学习动力时有不足的现实挑战。如何让教学真正“走进”学生心里?玄有福主任在会议开场便指明了方向:一切教学创新,都必须以学情为出发点,以教研为助推器。 这场会议的目标,正是要汇聚专兼职教师的集体智慧,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。

“课堂魔法师”的高光时刻:看老师们如何“各显神通”
会议最精彩的部分,莫过于各位老师分享的“独门秘籍”。他们用生动的案例证明,只要方法得当,每个课堂都能变得妙趣横生。
英语课:从“背单词”到“趣配音”,让学生爱上开口
还在为孩子不爱背单词而发愁吗?赵丽丽老师带来了她的解决方案。她巧妙地将枯燥的单词记忆,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趣配音活动。通过为经典动画片段配音,学生们不仅在玩乐中掌握了发音和词汇,更在参与全国线上配音大赛的过程中,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学习动力。此外,引入《小王子》英文原版小说作为拓展阅读,更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文学世界的大门。
语文课:用“任务驱动”,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角
如何让习惯“潜水”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?滕涵老师的“任务驱动法”给出了答案。通过课前精心布置预习任务,课中进行随机提问和小组讨论,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。面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障碍,通过教师带读、引入经典影视片段等方式,成功“破冰”,让学生们在视听结合的体验中,感受文字之美,重拾阅读信心。
数学课:实施分层教学,让“听不懂”成为过去式
数学课常常被视为“催眠曲”,但在段鹏飞老师的课堂上,这个“魔咒”正在被打破。针对数学难度高、学生“掉队”快的问题,段老师果断采取了分层教学策略,动态调整授课进度与难度。短短时间内,每班能跟上进度的学生人数从最初的5人稳步提升至10人,甚至更多……。这一成果不仅是数字的增长,更是学生自信心的重建。同时,段老师还在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教学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,让数学课不仅有“数”,更有“树人”的温度。
体育课:注入“团队魂”,活力与协作双丰收
体育课是学生释放活力的最佳场所。李辉老师观察到,中职段学生纪律性好、精力充沛,完全可以挑战更有趣的活动。他建议引入“同心鼓”等团队拓展项目,这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,更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学会沟通、信任与配合,为课堂注入满满的“团队魂”。

从“单点开花”到“全面结果”:我们的行动蓝图
各位老师的创新实践并非孤立的闪光点,它们共同汇聚成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。通过深入研讨,大家就共性问题达成了共识,并制定了清晰的行动蓝图:
方法再创新: 降低入门难度,强化课后巩固,全面推广游戏化教学、竞赛式学习等多元化手段,让“好玩”和“有效”并行不悖。
管理再强化: 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 树立清晰的课堂规则,严格手机管理,培养学生的自律习惯,为高效学习提供保障。
支持再分层: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,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,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“赛道”上取得进步。
未来可期:用智慧和热情,点亮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。
最新资讯
2025-10-24
2025-10-15
2025-10-29
2025-10-29
2025-11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