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网站、位置和人员
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时政关注度不足、信息提炼能力薄弱等问题,通过每日观看《新闻联播》并记录核心要点,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职业敏感度,提升信息处理与文字表达能力,强化社会责任感。
知识目标:掌握时政新闻核心要素提取方法,了解国家发展动态。
能力目标:提升速记能力、信息分类能力及简明表达能力。
素养目标:增强职业使命感,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参与意识。
2025级贯通全体学生
四、活动时间
实施周期:学期第6周~15周(动员培训)
评选时间:第16周~17周(作品提交与初评)
展出时间:第18周(优秀作品展示与表彰)
1.动员培训:
思政教师,解读活动意义。
示范笔记记录方法。
2.学习用品准备:
学生自行准备笔记本,鼓励购买活页可以拆卸的笔记本。
(二)实施阶段(第7~15周)
1.日常任务:
观看要求:周日-周四晚自习观看《新闻联播》。
2.笔记规范:
记录日期、新闻标题、核心数据/政策。
标注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(如人工智能专业关注人工智能相关政策)。
3.过程管理:
每月月末抽查1次笔记,计入思政课平时成绩。
(三)评选阶段(第16~17周)
1.作品提交:
第15教学周以班级为单位提交纸质时事记录笔记本。
维度 | 占比 | 具体要求 |
完整性 | 20% | 观看次数达标,记录要素齐全(时间、主题、数据、感悟) |
规范性 | 20% | 书写工整,分类清晰,无错别字 |
创新性 | 30% | 感悟深刻或有独特视角,形式新颖(如手绘思维导图),图文结合等 |
专业性 | 30% | 能结合专业分析新闻(如产业融合与媒体融合深化等政策) |
备注:推选20%精选笔记参加网络投票。
(四)展出阶段(第18周)
线下展示:在2楼走廊设置“新闻时光长廊”展出优秀笔记。线上传播:展示精选笔记,发起“最佳感悟”网络投票。
(五)表彰仪式:
颁发证书及定制文创礼品。
1.激励机制:
笔记成绩计入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》课程平时分(占比20%)。
优秀笔记作者可优先参加班级评优等活动。
2.技术支撑:
建立班级微信群,学习委员负责每日推送《新闻联播》文字概要。
学生形成每日关注时政的习惯,90%以上能准确提炼新闻要点。
通过展出活动,营造"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"的校园氛围。
基础教育部
2025年10月15日
最新资讯
2025-10-24
2025-10-15
2025-10-29
2025-10-29
2025-11-12